用来制作雪茄的烟草,哪里出产的最好?专家们给出的答案当然是“古巴”。古巴肥沃的红土孕育出世界上最好的烟草,所以来自古巴手制的雪茄,风味当然是很诱人的。
古巴肥沃的红土地
雪茄来自古巴,却是在欧洲人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一种尊贵生活的象征。哥伦布第一次到达古巴时还很没见识地在航海日志里提到这种“燃烧的木头”,当地的男男女女都在吞云吐雾。而大力赞助航海的西班牙的王室也成为了最早一批享用雪茄的欧洲人。1831年,西班牙王室授权当时作为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生产烟草,于是雪茄制造业在古巴蓬勃发展,一直到今天,甚至卡斯特罗都没有坏了这个规矩——每年古巴依旧象征性地送一批柯哈芭(Cohiba)给西班牙国王。
手制雪茄
古巴的自然环境就是为雪茄而生,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适合烟草的生长和雪茄的保存。古巴人抽雪茄司空见惯,人人都free-style,没那么多讲究,但雪茄一旦进入欧洲,便被当成宝贝供起来,成了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欧洲的政治家们热爱雪茄,丘吉尔嘴上叼的雪茄和他战时的“V”手势一样成为这位首相的标志,后来还有了以他命名的大号雪茄;南美的革命者们热爱雪茄,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都有叼着雪茄的深入人心的形象。当然美国的副总统托马斯。马歇尔也曾经因为说了一句“美国需要一种上等的5美分雪茄”而知名,不过以这种“亲民”姿态出现的便宜雪茄却味道难闻,入不了真正爱雪茄人的法眼。
文艺圈里嗜好雪茄的名人更是不胜枚举,他们关于雪茄的言论也被好事者收集起来,像马克。吐温的“如果天堂里不能抽雪茄,我是不会去的”。在巴尔扎克。萨克雷或者狄更斯的那些小说里,雪茄也是无处不在的道具,和白兰地、小牛扒一起形成了鲜明的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其实关于雪茄的细节在欧美的小说里随处可寻。美国人德莱塞写《嘉丽妹妹》,那个经济情况还算良好的推销员每次都小心翼翼地在街角的烟草铺子里买上一支雪茄,心满意足地好像一晚上的享受都有了保障。
有人很较真地说,其实选雪茄也得根据脸型,一个小头小脸的人叼着大雪茄让人笑话,好像非得丘吉尔或海明威的身板,才算没辱没了这口享受,不过这两位也的确称得上雪茄文化的代言人。不同的是丘吉尔抽雪茄是在光线昏暗的英国式房间里,而美国风格的硬汉海明威对雪茄的要求则是,哪怕在大风大浪里也能点得着,他是在路上的行者,抽起雪茄来又和一般的欧美人士不同。再比如希区柯克,一只鸟落在嘴里叼的大雪茄上是这个大导演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当然这也足以说明这根雪茄是多么地坚挺。
下页 > |
---|